探索深層挑戰(下):如何透過.SVS電子簽章檔案,實現人類資產的數位化?
- hazelwang8
- 10月7日
- 讀畢需時 7 分鐘

文章目錄
一、承接上篇核心問題:資產數位化的「意願」與「法律」鴻溝
在前文〈探索深層挑戰(上)〉中,我們探討了人類數位化進程中資產是否能完全數位化或代幣化的根本限制,聚焦於「意願真實性」與「法律承認」兩大瓶頸。在缺乏人本驗證機制的數位簽署情況下 ,數位身分冒用、區塊鏈私鑰保存管理與資產轉移缺乏法源依據的問題,因為缺乏信任與保障,使得資產數位化始終難以實現。儘管如此,實體資產數位化(Digitalization)與實體資產代幣化(Tokenization)依然是全球金融與資產管理的新趨勢, Real World Assets(RWA)數位化與代幣化的市場規模增長快速,2025年上半年已達到230億美元,預計2030年可能達到數兆或數十兆美元,長期來看,有機會觸及數百兆美元。然而,在實體資產數位化、代幣化的過程中,對於鉅額資產數位化之後的信任保障機制和符合現行法規的重要性日益凸顯。現階段逕行將實體資產直接代幣化,目前並無政府機關提供將代幣與實體資產綁定的明確法律依據。從法律觀點來看,財產權轉移須依民法規範,通常需要簽訂書面(紙本)契約,明確約定轉讓的財產、價格、付款方式、交付時間等條款。若要以數位形式取代紙本,必須使用符合特定標準格式的電子文件,就必須符合《電子簽章法》規範的電子簽章或數位簽章,方能具備法律效力。在多數情況下,實體資產的數位化流程,應先完成電子文件與電子簽章,再進一步進行代幣化。
實體資產數位化與代幣化除了適法性問題,還必須解決 「如何證明簽署行為確為本人同意 」的核心挑戰 ,否則任何形式的數位化都將失去法律根基。以房地產為例,傳統上資產所有人透過書面簽名與印章進行權利轉移,並經法院或地政機關登記來確認意願與身分。然而,一旦數位化,依我國法規,除了須符合《電子簽章法》,還必須落實「不可否認性」。若僅以區塊鏈代幣私鑰簽署即視為授權,在私鑰遺失、遭竊或轉移時,將難以追溯簽署人及其意願內容,導致資產認定風險升高。
因此,要讓實體資產真正具備可驗證、可轉讓、可追溯的數位化條件,不能僅依賴區塊鏈技術,還需補足能清楚呈現「本人簽署行為」與「法律驗證依據」的數位信任機制——這正是透過.SVS電子簽章檔案解法的核心。
二、彌合實體資產與數位之間鴻溝:SVS電子簽章檔案 — 鏈結真實意願與具備適法性的電子文件
Selfie Video Signature(SVS),是一種創新的電子簽章檔案格式。SVS 簽名檔案使用符合歐盟規範標準的XadES電子文件格式,並非單純的PadES靜態電子簽名格式,而是整合臉部影像、語音紀錄、簽署動作、地理資訊與時間戳的影音數位檔案,全面記錄並驗證簽署當下的真實行為。SVS發源醫療醫療領域,初始應用在醫療同意書的簽署。近年進而被用在銀行、保險、證券與不動產等等高資安規範的領域。與傳統 PDF 靜態電子簽名不同,SVS 保留是簽署立成動態影音證據,不僅記錄「誰」簽署、「什麼」內容、「何時何地」簽署,還保留「為何簽署」的過程,完整還原授權情境。當產權或權利發生爭議時,SVS 檔案能成為法院與政府審查的重要依據。
紙本簽名除了表達簽署人真實意願外,簽名字跡同時代表本人 「意願」,簽名字跡是簽署本人的生物性特徵;相較之下,憑證數位簽章技術更接近「數位信物」的概念,數位簽章的電子文件中缺乏直接辨識簽署者生物特徵的機制。在重大財產交易中,依賴憑證數位簽章技術,交易的安全性與對於個人財產保障仍顯不足。
SVS 的關鍵價值,在於它可作為「本人意願」的最終數位憑據。即便未來區塊鏈代幣因私鑰遺失或交易失敗而無法使用,只要擁有 SVS 檔案,即可作為當事人同意轉讓、發行或交易該資產的法律佐證。這不僅為實體資產代幣化提供了可行的法律途徑,更重建了「人本信任」在數位轉換中的核心地位。
三、SVS 與 RWA:打造具「人本法律效力」的數位資產基石
RWA(Real World Asset)作為近年區塊鏈資產化的焦點,其價值不僅在於「資產數位化」,更關鍵的是如何驗證每筆資產的合法授權與真實意願。然而,若代幣化過程缺乏法律驗證與行為責任機制,RWA 便淪為失去憑據的技術模型。要讓數位資產真正落地,必須回到一個基本原則:人證合一驗證。
SVS(Selfie Video Signature)正是基於此原則所打造的數位檔案載體,能完整記錄簽署者的影像、聲音、簽署流程與時間地點等資訊,確保每一次簽署行為皆可驗證其行為者為何人,及當下所做為何事。透過此獨特檔案格式,簽署人本人即成為最關鍵的證明者,真正實現「人即是證、行為即為意願」的數位資產基礎。我們在這裡提出如何實現RWA 資產數位化通解的概念。以人本簽署的影像電子簽章結合數位皮夾電子印信及私鑰簽章,如同紙本的簽名與蓋章,同時簽署於 SVS 檔案中(如下圖數位支票範例)。

這使得 SVS 不僅是一份影音紀錄,更是一種具法律效力的數位文件,具備可追溯、不可否認與法律潛力的簽署證明。舉例來說,若將 SVS 檔應用於不動產或藝術品交易中,可清楚記錄「誰授權了什麼資產」、「何時何地做出這項決定」,大幅提升未來資產轉讓、分潤與爭議處理的透明度與可信度。更進一步,SVS 的存在補足了區塊鏈原生憑證僅驗證私鑰、不驗證真人意願的結構性缺陷。當 SVS 檔案搭配W3C 的去中心化身分識別 Decentralized Identifiers (DIDs)標準 ,以數位皮夾(Digital Identification Wallet) 使用數位身份時,它不只是技術附檔,而是一種具「真實意願」與「可法律認可性」的合規標準電子文件檔案,SVS 檔案同時承載具生物性識別的「電子簽章」與身份識別的「數位簽章」,讓 RWA 不僅具備市場可流動性(Liquidity) ,互通性 (Interoperability) 與最重要的法規協調性 (Regulation harmony)。
未來,SVS 檔案可望成為「可查驗、可交割、可執行」的標準數位合約載體,進一步支撐各類實體資產的數位化與全球化,讓 RWA 成為一種具備法定基礎與人本驗證的可信資產體系。
四、SVS 賦能實體資產數位化:應用範例與商業模式創新
SelfieSign SVS 的潛力不止於理論架構,而是已可具體應用於多元場景中,協助企業與政府打造更安全、合規的數位資產生態。以下是三個應用案例:
不動產數位憑證:
在傳統不動產交易中,買賣雙方需透過簽名與地政登錄完成產權轉移。未來可透過 SVS 完成影音授權,並配合電子地政系統進行登錄,實現無紙化轉移。即便未來代表不動產的私鑰遺失,持有 SVS 檔案的原屋主仍能向政府舉證其合法擁有與授權過程,保障權益。
金融數位債券或數位支票:
金融機構可以發行具備 SelfieSign SVS 影音簽名認證的「數位債券」、或憑「數位支票」。例如,持有使用電子印信與影像電子簽章簽具的SVS 數位支票或其他數位資產。即便簽具人遺失了手機、錢包或忘記使用私鑰密碼及助記詞,只要持有這些經 SVS 驗證、乘載本人合法意願的數位憑據,仍能合法追溯並取回資金或財產。這將是比單純代幣化更具保障且政府易於接受的數位資產形式。
文創收藏品認證:
限量藝術品及NFT等資產,若無明確的來源與持有人紀錄,極易出現盜版與仿冒。SVS 可用於藝術家或收藏家簽署授權過程的影音紀錄,作為其唯一性與真實意願的法律依據,提升收藏市場的信任與流通價值。
這些應用不僅提升數位資產的可靠性,也開啟更具商業潛力的新型態模式——如收益分潤、再授權交易等都可內建於 SVS 架構中,為企業創造持續性的價值循環。
五、以人本驗證,重建數位資產的信任根基與政府橋樑
比特幣在2009年誕生至今,實現了貨幣數位化的里程碑,但是唯有真正解決「意願真實性」與「法律承認」兩大問題,區塊鏈才有可能實現成為普世金融的一環。政府對純粹代幣化法律地位仍存疑慮的背景下,以 SVS 檔案打造三位一體的人本數位簽署系統,重塑數位資產的信任基礎。不僅驗證身分,更透過影音與行為紀錄,證明每一份數位資產的授權都源自真實、即時的簽署行為,並以納入W3C 的去中心化身分識別 Decentralized Identifiers (DIDs)標準 ,以數位皮夾(Digital Identification Wallet) 及數位身份時,方能確保其可追溯性與法律承認度。
RWA 時代已至,資產的數位化不能僅仰賴區塊鏈的不可竄改性,更必須乘載人的參與證據及政府可驗證的法律憑證。SVS 檔提供了一種具法律效力、能與本人真實意願強連結、且易於政府承認的數位檔案形式,成為連結實體與數位資產之間最關鍵的信任橋樑!
👉 聯絡我們




留言